主持人:今天大家有福啊,请了我们元音老人。元音老人是全国著名的佛学家、研究家。在这里呢,我代表历下区佛教协会,对元音老人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我代表全体居士,给老人顶礼。师父:哦,这不敢当。众弟子: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主持人:下面请元音老人开示。师父:今天十分荣幸和大家在此地相会,我们佛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
今天我们大家,都听到佛法,而且都实际来进修,这是很不容易的。听到佛法,已经是很不容易了,而且能听到之后来身体力行,要修法证道啊,这真是不是一佛、二佛、三佛、四佛所种善根了。无量佛所种的善根,才有今天这样的庄严的道场。所以今天,你们诸位都是具足广大善根,深厚善根,啊,大家都是一心念佛,这是最最好的。因为现在,我们中国从前有十大宗,现在只有三大宗。就是禅宗、净土、密宗。其余几宗,都有名无实。象天台宗,现在天台宗,本来有教有观,哎,有摩诃止观、童蒙止观。现在天台宗也不观,也是念佛了。所以,我们现在仅存的了,就是净土、禅宗、密宗。这三大宗当中啊,密宗、净土宗、禅宗之中啊,是净土最为当机。因为这个法又简单、又方便、又稳妥。因为它不是靠自己修行,是靠佛的力加持修行。所以,成道便当,非常快。所以大家都是一心念佛,这是最好、最当机的法。禅宗呢,禅宗现在因为人的根基比较过去差一些,要参禅悟道,是非常难了。就是大家参话头,也起不起疑情。起不起疑情,所以妄念就隔不断。所以现在,讲到现在啊,禅宗都是法卷传法。不是真正认得自己本性之后,就是明心见性之后才传法。都是用法卷来传法,就是比较差。这净土宗最好,现在一心念佛,将来就有佛的接引。生到西方,西方极乐世界。这是最稳妥的法。现在人的根器,以净土最为得当。但是这个三宗当中,净土、禅宗、密宗,看起来是修的方法不同,但是实际还是一样,并没有两样。因为净土宗,它是用念佛的方法,把自己的妄心、妄想、妄念扫干净。心清净了,随其心净,即佛土净啊。是心清净了,那就是净土。就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有十足把握了。假使我们的心是已经清净了呢,那就等于是禅宗。因为禅宗也是要心清净,就是见到本性。所以它是用参话头的方法,把自己的妄念隔断之后,证到本性。我们净土宗呢,用一句佛号,同样达到这个目的。所以《弥陀经》说,若一日、若二日、三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乱,彼佛现前。彼佛现前,这个彼佛,就是我们的自性佛,也就是阿弥陀佛。因为法身,一切诸佛都是一样。所以千佛万佛共一体,是一个。所以我们广大众生,这个自性佛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自性佛。所以我们念佛念到后面,是心佛道交,打成一片。就是我们的心,也就变成阿弥陀佛了,阿弥陀佛的心,那么就是我们的心。念佛就得到广大受用,所以非常好。但是呢,我们要很好地念。不是很好地念这句佛号,假使有口无心地念,那就得的利益比较少了。因为我们念佛的目的,是要得心清净啊,所以但净其心,即净其土。随其心净,即佛土净啊。假如心不清净,和净土就不相应啊。所以诸大祖师都提醒我们,要用功老实念佛。憨山大师告诉我们,念佛时要象推重车上山,极力追顶。不可疏疏忽忽地、轻而易举地、有口无心念佛,那不好。要一字一字分明,一句接一句不断。这样子念佛,得真实受用啊。假使我们,一方面念佛,一方面呢,思想不断,妄想颠倒,那得的受用,就比较小了。憨山大师也说,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徒然。就是你嘴里是念佛号,心里想着别的事情,你喉咙喊破也没用。为什么没用呢?因为你心不清净啊。我将来生西方净土,靠心清净啊。永明寿大师告诉我们,我们要生西方,最要紧就是心清净。心清要象盆水,净水,天上月亮就现其中了。天上月亮就比方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象天上月亮一样,不来不去,他并没有跑到我面前来。但是他能千江万水一时现影。我们心中,净土成熟的时候,就现出阿弥陀佛形象来。
假如我们的心水不清净呢,是一潭污水呢,天上的月亮现不出来了,就是阿弥陀佛的形象看不见了。所以我们要心清净,所以诸大祖师都是这样教导我们。比如,莲池大师也教导我们,念佛时,就是用阿弥陀佛的名号,喊醒我们自己的主人公。就是声声唤醒主人公。叫我们自己的佛性,清醒过来,不要迷著这个事物。就是一切,所有的这个事事物物啊。比如山河大地啊、草木丛林、森罗万象等等等等。都是空花水月,不可得。但尽假影,而无实质。所以不可取,所以叫空。所以我们说的空,并不是空无所有的空。而是说,一切相都有,就是相虽有,而不可取,拿不到。所以现在很多人,拼命想办法发财。他亿万富翁之后啊,他临终时,一分也带不走。所以就是不可取求,拿不到。只有一样,掼也掼不掉。那就是我们在世时作的业。所以万般将不去,惟有业随身。就是造的善业或者恶业,掼也掼不掉,要跟着业走了。就是因为我们的八识田中啊,影子,种子种下去了,将来必定随业受报。所以我们说,众善奉行,褚恶莫做。所以念佛的人,就是要注意这个事情。现在有人常常听说,噢,我们要带业往生,散心念佛也行了。带业往生这句话并不是错,是对的。就是我们多生历劫造业,不是现在这一生,就能够把所有的业障都消光了。我们念佛就是消障,所以说一句佛号能消多少亿劫的生死重罪。就是,我们念佛就是消障。但是呢,所造的业重啊,不是这一世就能消光的。所以就是带业往生,就是带着剩余下来,未消净的业,就到西方去了。在西方再去用功,修道。把这个恶习,再除干净。所以叫阿俾跋致。就是证到不退转的地步。所以我们时时刻刻要用心观照念佛。因为念佛是,这个无量寿经说的有十六种观。《观无量寿经》,念佛观,就是最后一观。就是第十六观。就是我们念佛的时候,用心听着自己心念这个佛号的声音。用耳根听自己念佛的声音,一字一字分明,这叫做观。因为这样子,就能把我们的意根啊,就抓住了。大势至菩萨教导我们说,念佛时要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也就是叫,把我们这个眼耳鼻舌身意,用一句佛号抓住,不要让它乱动。尤其是意根,意根啊,思想啊,在里面钻出来,一个接一个不断,很难抓。怎么抓法子呢?就是念佛观。就是用耳根听着自己心念佛号的声音。一字一字分明,这样子意根就不动。我们这样子切切实实念佛,所以一定就是现在,就不是要等死的时候,就是现在,心就清净了。这个《弥陀经》里说,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就是说,我们好好用功,这句佛号把我们所有妄想都打消,我们的心就清净了。不要等到死的时候,才能生西方。当下,现在住的地方,就是西方极乐世界了。所谓西方极乐世界者,就是无有众苦,但受诸乐。就是我们心里,一切不希求,不追逐外境,一切都放下,我们心就空净了。我们生活当中,就非常潇洒自在。因为我们所烦恼的就是求不得的时候烦恼。要想这样东西,要去求,要取到,偏是取不到。因为大家都业障在啊,是吧?所以每人的因缘都不同啊,个人的生活环境都不同啊。就是我们过去世所造的业都不同,这世所得的果报也不同。所以每个人,哪怕是一家人,都不相同。就是我们从前造的业不同。所以这个因果,这桩事情是我们佛教最根本的要点。所以因果律,就是科学家也颠簸不破。因果律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所以我们现在大家所遭遇的,家庭的环境,都不相同。就是过去所造的业不同。我们时时刻刻地念佛,做善事,就是造善因。假如我们过去世有不好的这个缘在的时候,就能消掉,由恶缘变善缘。所以念佛是最有好处。因为我们造善业,念佛的缘故啊,把我们的心啊,就改造过来了。因为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不是这个身体去啊,是我们的心,就是我们的佛性啊。我们的佛性啊,时时刻刻在我们面门放光,就是自己不知道。就是我们能看、能听、能说话、能走路、能工作,这个能,就是我们的佛性。我们明白这个佛性之后,时时刻刻地保护它,用念佛的名号,来保护它。才有妄想起来的时候,就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把这妄想转换。所以念佛法门,是在我们心近处转换。因为是心是佛,所以净土宗说,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都是心。所以,心来转换。所以不是做气功。做气功在身体上转换,怎么样子这个小周天通了,怎么样大周天通了,把这个身体转换。变换之后啊,身体可以健康一些,长寿一些,能做到。但是了生死做不到,因为它在身体上转换,身体不是根本,我们的心,就是自性是根本。所以念佛是在心上转换。时时刻刻地,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妄想颠倒就消灭了。妄想颠倒就是六道众生的根子。所以在切近处转换,在心地上转换。我们时时刻刻念佛,就不念贪念嗔念痴了。所以这个佛啊,很慈悲,就教我们这个简单易行的方法,收到实际的功效。因为心转换过来了嘛,变清净心了嘛。所以我们念佛念得好,当下就是西方极乐世界。他就潇洒自在了,他没有烦恼了。现在是这么潇洒自在了,将来到西方就是十足的把握啦。紫柏禅师告诉我们,要生西方是不是自己有把握,要测验自己有把握没把握,可以测验。在什么地方测验呢?就在两个方面来测验,一个方面就是,我们顺境当前,喜欢得不得了,开心得不得了,那个时候是不是我们忘记念佛了?佛号都没有了?就是忘记所以了,开心了。这是一面;另一面就是在我们烦恼头,就是逆境当前,样样事情都不得顺意,不合自己的心意,烦恼得不得了,光火得不得了。那时侯是不是还有佛念啊?那时侯假如也忘记佛念了,噢,跟着这个境界烦恼了,那就不行了。所以这个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看来啊,象是一样啊,其实,顺境当前还更难。因为逆境当前,烦恼容易自己知觉,噢,光火了,我烦恼了,赶快不要动,这些境界都是假的,虚假不实的。何必为虚假的境界起烦恼呢。念佛念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用佛念把我们的烦恼心转换掉。
{aspcms:page}
很容易觉得。顺境当前,喜笑了,最容易忘记,不知道。所以从前,有一个公案很明显,师徒两个人来谈禅的时候,徒弟明白之后,告诉师父,师父,我要告别你哎,我要走了。那么师父说,你离开我到社会上去啊,要处处当心啦。啊,他说,我知道,我做一百顶高帽子,我给他们戴高帽子,不反对他们。拍拍他们的马屁,他们对我就好了。所以我做一百顶高帽子,给他们都戴高帽子,就好了。这些人啊,都爱戴高帽子。象你师父啦,就最不爱戴高帽子。所以这高帽子不送给你了。那个师父,哎,是的。我怎么会戴高帽子的,噢,其实这顶高帽子已经卖出去了。这个师父已经给他的恭维心啊所动了。你师父是高尚得很,不要戴高帽子,那师父就笑了,是吧?所以这个方面啊,都顺境啊,你开心的时候啊,很容易忘记。就逆境啊,烦恼的时候倒容易记起来,哎,我的心动了。所以我们时时刻刻地念佛啊,就是在这两方面用功。所以有道无道,自己知道。自己能够测验了。我能不能往生啦?就这两头看。你能够心都时时空空的,不跟着境界转,都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佛念当前,那你将来是十足的把握,能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净土宗就这个好处,使得我们时时刻刻地转换过来,不要粘着妄境。实际上这个妄境啊,你抓不到。比如我们现在不肯放,拼命地抓住妄境,钻在这个圈子里面,钻得住吗?拿得到吗?拿不到。最后一口气不来了,两手一伸,空空地走了。与其将来也抓不住,也要放下,不如现在有智慧,明白这都是假相,是水中的月亮,求不到。那现在当下放,多少聪明智慧呢?因为将来也拿不到嘛,现在我放。现在我一放之后,我成道了。我都生西方极乐世界了。这不是最好嘛。而生西方是九品往生,不是一品。不是一样。所以功夫越用得好,就越清爽。这世界啦,都是假相,不执著。放得彻底,越是上上品。所以上品下品,都是我们自己造作,都是自己选择的。不是观世音菩萨,阿弥陀佛来分配的。就是一切唯心造,都是我们自己。所以念佛法门,都靠我们自己。念佛法门,有很多人就说,我们只要有信有愿就行啦,念不念比较次要了。所以散心念佛,啊,也可以了。他说,藕益大师说,得生与否,全是信愿之有无。就是能不能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看我们是不是有真正相信西方,相信阿弥陀佛,相信我们念佛之后,一定得佛的接引,能生到西方。还有,我们愿意去,愿意离开这个娑婆世界。这个娑婆世界是苦恼的地方。愿意要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听佛说法,用功证道。有信有愿,就一定能生了。念不念就比较次要了。这句话看看起来是蛮对的,因为藕益大师是这样说的。得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但是,藕益大师还有一句话呢,是吧?品位高下,全是念佛功夫深浅。念佛功夫深浅,还有关系了。就是能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上上品,要有很深很深的念佛功夫。就是我们真能够一切都放光,所有东西都不执著。什么家庭啊、子女啊、财产啊、名誉啊、地位啊,一切都能放。假如我们放不清净啊,那么就品位有关系了。但是呢,你粘著这个娑婆世界,是非但品位有关系啊,首句也有关系。为什么呢?古人有句话,就是我们放不下这个娑婆世界,等于是抱桩摇橹。就是我们手抱住岸上的桩子,在船上去摇橹,撑篙子。这个船能开得动吗?能往前前进吗?就进不了喽。这个比方就是,我们念佛等于是上了佛的大愿船了,因为佛是四十八愿度众生啊。我们现在相信佛啊,愿意生西方极乐世界,念佛了。这就上了大愿船了,有阿弥陀佛来接引我们。但是上大愿船,你手拉着桩子,这个船开不动啊。所以要放得下,要舍得离得开这个娑婆世界,离开这个桩子。这个船就可以向前进了,就能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了。所以我们念佛功夫还是需要的。就是我们能下品下生啊,也有较浅的念佛功夫啊。
假如说,念佛功夫一点都没有,始终都是散心念佛,不能专心致志地念佛,为什么不能专心致志呢?就是我们粘着这世界上虚荣假利啊。假使你不真正粘着这世界上的虚荣假利,这个妻财子贵,那么你就能够一心念佛了。你现在不能够,那就是粘着了不舍。所以这样子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比较难。而且,藕益大师这句话是对合句,是连着一块去看的。不能够切断了,看上半句,舍了下半句,光看上半句。得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好了,下半句不要看了。那品位高下,要是念佛功夫的深浅啊。就是我们要能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不能有深深的功夫么,有浅浅的功夫总有喽。一点浅的功夫都没有么,还是粘这个世界么,一天到晚散心,那怎么行呢。所以,藕益大师说了一句,假使我们真正深信切愿,虽然,就是纵然,散心念佛,也能生西方。他为什么说什么虽然呢?我们果真有深信切愿啊,就不会得散心念佛。因为你真的想走嘛,怎么好散心呢。我们刚才说,说散心者就是我们粘着这个世界,舍不得放,是散心。一天到晚追逐这个名誉观点上,那就走不了啦。所以假使我们深信切愿的话,真正要离开这个娑婆世界,这个痛苦的世界,要真正是要证成大道,脱离生死苦海,再从而来救度众生,同出生死苦海,要发这大愿的话,怎么会是舍不得放下这个娑婆世界呢?所以这个虽然呢,是个反激话。不是我们有深信切愿的人呢,有这个散心念佛了。就是我们真正是深信切愿呢,他不会散心念佛。而且藕益大师这句话,是对当时的这个参禅人说的。因为禅宗到了明朝的时候啊,就变质了。本来在宋唐的时候,参禅的呢,我们这是直接指示,不要参话头。比如你来问禅师,如何是佛?禅师他就说,即汝便是。就是说啊,你便是佛。或者说,清谈对面,非佛而何?你和我对面谈话,这不是佛吗?不是佛,光是个身体,能对面谈话吗?身体不能谈话,身体能说话的,就是我们的佛性的功能。所以后来就,参禅的人就参一句,念佛是谁?阿弥陀佛,我这样念出来了,这句话。念的是谁念的啊?是这个身体能念吗?身体不能念。身体,这个身体啊,也不过等于是个机器人。它象机器配好了,要通电,这个机器人才能动。那么现在我们什么是电呢?就是我们的佛性。它是个大功能。比电力量还要大。所有的世界上最大的力量功能,就是我们的佛性。是超过一切这个大能量。所以最大的能量,就是我们的佛性。所以到了宋朝以后,这个人的根性比较差了,就直接指示你,你就不相信,不肯承当了。你说这就是佛,为什么我就是不发神通啊?因为大家都执著神通上,因为这如果是佛,我要神通广大,妙用无边。那么现在,假如是认识这个能说话的就是我,我现在不能发神通啊?其实,我们大家只要真的能肯定,现在我们能说,能听的这个能,能就是佛性,性是性能。比如我们吃中药,说这个药是寒性,这个药是凉性,能够治热病。那个药是热性,哎,能够治寒病。这个热性寒性,你看得见吗?你只看见这个药材,这个性你看不见。这个性也比方是电,电你能看得见吗?电你看不见。但通电之后,噢,电风扇转了,这个电灯也亮了。不通电,它就不能转。电你看不见,但是你一通电,它就转了。所以我们大脑的功能啊,是完全靠我们的佛性。比如我们现在看东西啊,大家都以为是眼睛看啊,但科学家说,不是眼睛看,是大脑看。大脑的视神经坏了,你眼睛也看不见了。是啊,视神经一坏,我们有眼睛就看不见了,不行了。但是这个话,他说对了一半,还有一半不对。大脑也不能看,大脑要通电。大脑不过等于是电线拉好,就是我们的大脑里面,脑神经啊、视神经啊、听神经啊、官能神经啊,等于是电线拉好,电线拉好,不通电,还是不起作用啊。这个电是什么呢?电就是我们的佛性。所以佛性离开我身体,这个身体就不起作用了。它也不能看、也不能听、也不能动、也不能走,一切都不能。所以现在我们能动、能看、能闻,这个能,就是我们的佛性。从前禅师就直接指示,叫我们认识这个佛性。因为从前人的根基厚,听了之后,就十分相信。噢,不错,这个是佛性。假如不是这佛性,这身体不能动了。所以从前来说,指示开悟啊,就是一个动作,不说话都行。不是禅宗有个公案嘛,就是俱胝禅师,一指禅。俱胝禅师,那时未悟道之前啊,有一个比丘尼来参堂,比丘尼走得满身大汗,来了之后,帽子也不脱,衣裳也不脱,就绕他三圈。他坐在禅床不动嘛,这个比丘尼绕他三圈,把拄杖子在地板一跺,道,叫他说。道就是说,你说,你说得,我就在这里做你侍者,服侍你。道不得,就是你不懂,你没开悟,说不出来,那么我就走了,不在这里了。我不服侍你这个无眼的老师。要明眼老师才服侍。那么这个俱胝和尚可怜啊,你转我三圈叫我道,道什么?道不出来啊。他就说,哎哟,大德远来,在这里稍过一宿吧。歇歇脚,擦擦汗,吃点东西再走吧。噢,你道不得,我不在这里,就走了。所以这个俱胝和尚,很惭愧。
我们那时侯不是说,大僧啊,是男的,比丘啊。比丘尼是二僧啊,要比大僧低一等啊。他说,我是大僧啊,被这二僧戏弄一场。绕我三圈叫我道,道什么我也不知道。很惭愧,很惭愧。所以古人有良心啊,这个道不得有惭愧啊。现在人啊,坏了,管它呢,我道不得就管它道不得,不肯虚心下气。古人是比较本分,啊,很心里不安,坐立不安。夜晚睡觉也睡不着,翻来覆去,后来砰一下拍桌子,明天去参善知识,就去行脚。到外面去,拜访善知识。一个人在家不行,请善知识来指指。主意定了之后啊,心定了,就睡着了。睡着了之后,护法神来指点他,他说你明天不要出门,明天有肉身菩萨到这里来给你说法了,你不要出去。噢,他一惊惊醒了,噢,护法神指示我了,叫我不要出去,有肉身菩萨来给我说法,那我就不要走了。起来、烧水、煮菜、煮饭,弄好招待预备,这个叫招待了,肉身菩萨。等啊,等啊,从早等到晌午,到中午了,噢,来了个大和尚。也走得满头大汗,戴个帽子来了。啊,他赶快把热水拿来,给他擦脸、洗面、倒热水、给他喝水、饭菜都拿出来。哎呀,他说,你怎么这么整齐啊?你知道有我要来?他说,不是,我如此长短一桩事情,这样,所以。肉身菩萨来,我在等肉身菩萨来。噢,他说,这样子,好好好,等我吃好饭,我来给你讲开示。这个来的这个和尚叫天龙,天龙禅师。吃好饭之后,他坐在床上,禅床上坐好,好,你来问我,我来给你说法。这个俱胝,就扮这个比丘尼样子,也绕他三圈,拄杖子一跺,道。天龙和尚手指一举,这个俱胝当下开悟了。啊,明白,明白。这个能动的这个能,就是我的佛性啊。所以禅宗常常说,指月之指,就是手指,指月亮,叫你见月亮,不要见手指,要见月亮。就是,我手指怎么能动呢?这是谁啊?这是谁的功能啊?就叫透过相见性。叫你见性明心,这俱胝就当下开悟了。以后,人问他的佛法,他就举一手指,一指,就告诉你,这就是佛。噢,不是佛,怎么能举手指呢?你看死人,死了,它手在,叫他手举手指,他能举吗?他不能举。现在能举的是谁啊?就认识这个能。他的小沙弥啊,看他这个老师举手指啊,他不明所以啊。他只晓得举手指,就是著在手指上了,不知道这个手指指月亮啊。他不见月亮,只见手指,就是不见这手指能。所以人家问他,小沙弥,你师父说什么佛法?我师父啊,喏,喏喏,就举手指。那人家更不懂,你举是什么东西啊?来告诉俱胝,他说,你的小沙弥在外面说啊,人家问,你的师父说什么法?他就举手指,这是什么意思啊?噢,他这样子啊,把小沙弥喊来,就派人把小沙弥喊来。这个俱胝给他预备好一把刀啊,预备好,沙弥,在外面讲什么佛法?举手指,俱胝一刀,把手指一砍,哎哟,赶快跑,痛得赶快逃走,是吧?跑了几步,俱胝和尚喊,沙弥,沙弥。回头了,回头之后,俱胝和尚再举手指,噢,小沙弥也开悟了。噢,原来不在手指上,我当是在手指上。砍了我手指,不是在手指上。现在还举手指,噢,原来手指指月亮的,要见手指能指的能。所以禅宗说法,不一定说话。举手投足都是说话。从前,这个六祖大师的小徒弟,就是石头希迁。希迁是个小沙弥,去看六祖的时候,六祖那时侯已经到晚年,要圆寂了。他说,你来找我啊,已经晚了。你去看寻思去吧,寻思。寻思两个字啊,寻就是寻找的寻,一个东西不见了,寻寻看,找找看;思是思想的思,就是我们要仔细仔细考虑考虑,揣摩揣摩,叫寻思。现在我们不大用这个名字了,这个意思,两个字。所以这个希迁禅师啊,就坐下来,就在那想了。那些人就问他,你在做什么?他说,师父叫我寻思啊。哎哟,你会错意了,师父叫你寻思,是寻你的这个大师兄青原行思,去寻找青原行思。六祖有两个大徒弟,一个就是南岳怀让;一个是青原行思。这个青原是青原山;南岳是南岳山,就是山。禅师父以山为名字的。他的道号叫行思,行走的行,思想的思。就叫你去寻找你的师兄,青原行思去。就师父不能再指示你了,你这么坐着在想什么?噢,他就知道,去找青原行思去了。青原行思给他说什么法?就是挂一只脚啊。一只脚往下一挂,所以一举手,一投足啊,噢,他就开悟了。就等于举手的是谁啊?投足的是谁啊?就认识我的本性啊,都是这样认识本性啊。所以我们说,从前的祖师就是直接开示。没有绕弯子、兜圈子、没参话头。到了宋朝以后,看看我们,师父啊看看根器不行了,直接开示你们,你们都不肯承当了。就象我们现在,告诉大家,这个能思想、能行动的这个能,就是我们的本性,你时时保护它。大家也不肯相信。这就是啊,这就是,我不发神通嘛。所以就不直接指示了,因为指示你,你不相信。就让你多绕个弯子,参参话头,这个能说话的是谁?能念佛的是谁?能走路的是谁?叫你这样子参了。所以佛法就根据人心关系来变化。哎,根据你根基来变化。我们的净土宗啊,就是根据我们的这个根基,因为佛就是这样慈悲。因为净土宗是上中下三根普遍都摄,都能用功。而禅宗只能摄上根人,中下根人都不行。因为大家都能一句佛号,哪个不能念啊?三岁孩子也能念啊。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都能念。是吧?所以,上中下三根普摄。最好的法门,末法时代最当机,最好。但是,我们要很好地念啊,你不很好地念,有口无心地念,就不行啊,你的心就不清净啦。念佛的目的我们要知道,就是要把我们的心弄清净了。生西方是我们的心生,不是我们的这个妄念思想生,妄念思想只能留在这个娑婆世界。因为妄念思想就是我们这个烦恼境界。现在为什么有烦恼境界呀?就是我们的妄念思想蕴积成功的。因为西方都是净土啊,是佛的净心所感,感召的。也是诸大菩萨,就是莲池海会诸佛菩萨净业所造的,所以净土。我们这里,啊,大家都是妄想颠倒,烦恼执著,所以都是秽土。但是,妄想颠倒,翻过身来,就是清净佛。因为佛性没有污染,就是没有垢、秽、龌龊、脏。佛性它是不垢不净,没有清净,没有污秽,就是我们的妄心是污秽。以我们的妄心之故,所以佛教我们念佛号。要清净心,就是佛,是佛号,是清净了。清珠安于妄心。就是念佛,这个圣号安于妄心,妄心不得不佛。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让我们的心就转换过来了。所以我们念佛的目的是在转换,这个大家知道。假使我们念佛了,还是妄想,颠倒的,就不肯转换了。这就是。你还是念佛,空喊,这心里还是想别样东西,这不是不肯转换了嘛。都和佛说的话,不是违背了吗。所以我们应该要好好地知道,念佛是为什么要念佛。我们要把你心转换过来,你妄心转换成清净心。因为转换的缘故,就是我们要很好地念,不能够散心乱念。应该是象憨山大师所说的,推重车上山,极力追顶。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极力追顶,念到,能念之心,所念的佛号,一时脱落,能所双亡,就见到本性佛了。那时侯就,我们的心和弥陀佛的心打成一片了,心佛道交,打成一片,就证成功了。那就是当下生西方极乐世界。不是要等到死的时候才生。其实佛告诉我们,生西方极乐世界,没有说死的时候生。那个临命终时,彼佛现前。就这句话,不是说我们死的时候。这句话应该解释为,生死命根断绝之时,就是临命终时。生死命根是什么?就是我们的妄念颠倒,烦恼执著。因为妄念颠倒之故,所以造业受报,生死不了。我没有妄念颠倒,是吧,完全是清净心现前,那还有什么生死呢?那就没有了。所以是,临命终时,是说我们用念佛的功夫,把我们的妄想、颠倒、烦恼的心念断了。就是佛念的力量增长了,妄心的力量减少了。念到后面,减到一点没有了。啊,一下断了。叫临命终时,彼佛现前。
彼佛,就是我们的自性佛,就是阿弥陀佛,不是有两个佛。是千佛万佛共一体的。共一体,诸位恐怕不容易理解,因各是各的佛,怎么是共一体呢?因为这是说的法身佛。我们佛身啊,有法、报、化三身佛,法身佛、报身佛、化身佛,有三身。我们现在因地,也具足法报化三身,修到果地,也是法报化三身。这个法身呢,就比如是一个大海洋,一片,它不分。就是我们个别人呢,乃至佛呢,就等于这个大海洋的水泡,这个波浪,这个水泡,千千万,万万千。所以,众生这么多。但是水泡,都不离开海洋,离开海洋,就没有水泡了。是吧?就是我们现在这个业报身啊,就是水泡,也没有离开法身。就离开这海洋啊,就没有水了。就离开法身,就没有我们这身体了。所以我们有这个身体,也没有离开法身。所以佛,在腊月初八,夜睹明星之后说,异哉,一切众生都有如来的无漏自性,怎么都不见到呢?就因为是妄想、颠倒、烦恼、执著之故,是迷惑了。所以一切众生,都本来是佛,没有一个说不是佛。因为他没有离开这个自性啊,就是没有离开你海洋有水泡啊。都在这个法身当中啊。法身佛是一个,是一体。所以说,弥勒释迦,如印印印泥,一个印印出来的。一个东西,不是两个。所以我们能见道,就是见到自性佛,就是见到阿弥陀佛,是一体。净土宗,其实也和禅宗说法一样的,意义完全一样啊。就是说的话语句子不同,文句不同一点。比如,这个禅宗说明心见性,净土宗,换一句话,叫花开见佛悟无生。花开见佛悟无生。这句话从字面上讲啊,有种人就是歪曲了,花开见佛,当然是指西方莲池的莲花喽。就是我们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坐在莲池里的花蕊里面。下品下生要十二个小劫开花,那么花开了,那么我就出来。见到阿弥陀佛了,见到阿弥陀佛就开悟了。知道这个法身是不生不灭的。就是开悟了。花开见佛悟无生嘛。在字面上讲,也讲得过去啊,是吧?花开见佛,其实不是这样说,他说的花开见佛悟无生,指我们现在。就是我们在用功,一句阿弥陀佛念得好,念得力,心花开敷。我们的心花,就是心啊,肉团心啊,在两个方面开。一个就是我们念佛,念得功夫好,入定,开一线了,开了。他看见光明,光明发生;一个就是在我们死的时候,最后一口气断了,有痰,咕一咽,到最后,就触到我们心包络边上的死穴,一个穴道,叫死穴,触到它。那么这个心就开了,第八识就走了。所以那时侯死了。心花在两点的时间开。就是我们入禅定了,它这心就开了,见到我们的本性了。花开见佛,就见到本性了,见到佛性。那么就开悟了,知道了世界上一切假相都是,都不可得。这个佛是,法身是没有相啊。这个法身是非光非暗、非大非小、非长非短、非男非女,一切皆非。啊,就是一个灵明觉性。这个性,就是能。你看不见。所以我们只要念佛,念到这个程度,就知道了。因此之故,诸大禅师就说,净土就是禅宗,禅宗就是净土。叫禅净不分家。实际上不错,完全一致,没有两样。就是现在的人啊,没有很好地做功夫,没证到这个地步。他把它割裂开来了,噢,我是净土,不是禅宗,不是禅宗。那个禅宗说,噢,我是禅宗,不是净土,不是净土。禅宗人啊,小看净土宗人;那净土宗人啊,诽谤禅宗人,说你,不能够了生死。这都是做功夫做不到家,有这样子门庭之见。即便是密宗,也没有两样。你们要疑惑了,密宗怎么就是,又是净土呢?其实我们现在,密宗就是净土,很容易理解。你们大家念佛的时候,总要念大悲咒吧?总要念楞严咒吧?也要念往生咒吧?还要念十小咒吧?这些咒不是密法是什么?就是我们修一切宗啊,都离不开密法。这句话,有人就不相信,不大相信。怎么一切宗都离不开密法呢?你说净土离不开,倒对。净土,我们是要念咒。禅宗总不要密法了吧?禅宗完全依自力修行啊,不依他力。怎么要不离咒呢?其实不知道啊,我们历代大祖师都是秘密持咒的,他不明显告诉人啊。这句话并不是我造出来的啊,这句话就是憨山大师说的,说得很清爽。他说,历代祖师都秘密持咒,为什么持咒啊?他参到种子翻腾的时候,坐也不是,立也不是,睡也不是,前进不得,后退不得,不晓得怎么样是好。只有借佛力来加持,持咒,把这个种子翻腾、烦恼,消掉。都秘密持咒。这话是不是对呢?对。我们有个验证,就是大慧杲禅师,宋朝大慧杲禅师。了不起的,证到八地以上。他就是用我们现在用的,心中心法的下部法,叫大随求陀罗尼。嗡 嘛呢达哩吽啪吐(ong ma ni da li hong pa tu)。用这句咒来做转语了。《指月录》里有。就可以证明,祖师们都是持咒的。象现在的来果大师,虚云大和尚,都是持六字大明咒的。他们的禅龛,他们坐里面,禅龛上面就是写好着六字大明咒。所以我们出去拜访,他们全部看得清爽。所以说,都秘密持咒的。那时侯在日本,日本天皇也要想修佛法了,天皇也想啊,这个佛法这么许多门,这么许多宗,我修哪一门最好呢?他就把诸山长老都召请得来,开个无遮大会。无遮大会呢,就是各自尽兴而谈,不要有所拘束。你们说,哪一宗最好,那么我这个皇帝也要来修佛法了。日本所有宗派和我们中国一样,我们中国所有的十大宗,日本统统有,不缺一样。象现在我们中国的这个禅宗啊,其他派都没有,只有这个临济宗。他们还有曹洞啊,沩仰啊,他们还有。所以就是,他们都各宗派都有。各宗说各宗的好处,最后轮到这个空海弘法大师。空海弘法大师是由我们中国慧果,就是晋朝慧果,密宗大师,传给他的密宗。所以现在日本的密宗东密啊,实在就是唐密。就是我们中国的密宗。传给弘法大师之后,我们中国的密宗不盛行了。到了这个朱洪武,朱元璋,他怕自己皇帝被人弄得消掉,把密宗都消灭了,不许修密宗。所以密宗断了。但是呢,在日本是盛行的。所以空海大师说话了,最后,他说,你们诸宗都好,没有一宗不好。但是离开密,你们都没有。离开密咒,都没有。就是没有一宗能够离开密咒的。都要持密咒,都要加持。所以这个天皇,他们的这个皇帝啊,就说,啊,那么我还是修密宗吧,是密宗最好。因此之故,日本的密宗盛行,到现在还是不衰,还是有。所以说,我们净土宗啊,就是密宗啊。而且有佛的话作为考证。佛说,一句阿弥陀佛就是无上深密禅。就是无上,最高啦,没有什么再比它高了。深密,最深的密法,禅就是禅啊。所以是,净土宗就是密宗啊,一样的。但是现在有些人,忘记所以了。怎么忘记所以呢?他自己要持密咒,他说,密宗不好,密宗不好。哎呀,这是自己不知道。实在我们假如,光是念阿弥陀佛名号,假如光是念名号,不念往生咒,还不行啊。所以净土宗祖师,都有明言的,都是要持咒,所以都要念。现在大家念的往生咒呢,就是那个叫大家念的往生咒都是短短的往生咒。就是念的,南无阿弥多婆夜,多陀伽多业…,净土宗有一个根本的咒,是《净土十要》里面有的,《净土十要》是净土宗的宝书啊,十桩重要的事情,第七要,讲到这个《拔一切根本业障得生净土陀罗尼》,陀罗尼就是密咒,叫《拔一切根本业障得生净土陀罗尼》。这个陀罗尼就是密咒,就是在《净土十要》第七要上讲的。就是讲这个密咒的功德,讲这个密咒的力量。但是现在净土宗人都不知道这个密咒,都不念这个往生咒了。它是往生嘛,消业障,得生净土嘛。大家都不去念了,不知道了,很可惜。所以我们说,密宗就是净土,也就是禅。
有些人都不相信,密宗怎么是净土,是禅呢?禅宗和密宗不相应嘛。他不知道,禅宗讲的话,讲到最后,和密宗最后讲的话,如出一辙,一样,没有两样。比如说,禅宗说,一念断处,就是我的念头断了,不生思想的时候,一念断处,了了分明的那个就是我们的法身。这是禅宗说的。我们能看东西的时候,是光明郎照。这个光明郎照就是报身。看一切事物都是我们自性法性所显现变化的,那些东西就是我们的化身。禅宗说得很清爽啊。就是我们现在就具足法报化三身,不少一点。因为我们能看东西嘛,是光明郎照嘛,这个郎照东西的光明就是我们的报身。我们一念断处,念头不生,那个时候了了分明啊,不是象这个台子没有知觉,还是知觉郎然啊,那就是法身。知道这些东西都是我自性所显现变化的,那就是我的变化身。那就是法报化三身具足喽。密宗怎么说啊,哎呀,完全一样。密宗,这个红教最高深的法了,最高深的法,叫大圆满。大圆满最后,正行,说了,它说,本体空分就是法身。本体,就是我本来有,不是后天创造的。就是本性天真佛,天然的。空分,就是一样东西都没有的时候,那是法身。本身就是本体,本体的显了分,就是能照万物的光明,显了分,就能照万物的嘛,那就是报身。一切事物都是我们的本体所变化造作的,就不执著,不追求。所以就是我们的化身。说得完全一样。所以就知道,我们的这个法报化三身啊,同时具足。所以密宗禅宗说的话,完全一致。啊,完全一致。和净土宗也完全一致啊,因为净土宗它说话是变个方式不同。它说一句,净念相继,就是说禅宗密宗最后的功夫。怎么说是禅宗密宗最后功夫呢?因为它说净念,净念,并不是我们现在有一句佛号在念,叫净念。因为有能念的心,还有所念的佛号,这不是净念。就不清净。还有能有所相对,相对的东西都是假的。要绝对真心,那是真证得。净念者,就是念到能念之心,所念之佛号,一时脱掉,能所双亡,都没有了,那一念是净念。所以一念相应一念佛。这一念是佛。这一念是法身佛啊。念念相应念念佛,是念念如此,就是相继续不断。就是净念相继,继续不断,是念念佛。所以说的,还是完全一样喽,是吧?还要相继续不断啊,不光是我们静中啊,就是念佛的时候如此啊,动中呢,就是我们做事的时候呢,要动静一如啊,才真正是相继啊。所以功夫更进一步了。就是做到,报身化身都完全。就是,我们尽管做事的时候,就是,这就是我们的法身做,那些事情都是我们的法身所变化的。我们不去追逐,都是我的佛。时时就相继不断。所以净土宗说的话和禅宗和密宗说的话,完全一致,没有两样。所以都是一样。所以我们现在传的心中心法,也是如此啊。它就说得很清爽,它说,这个法是以禅为体,以密为用,以净土为归。就是净土宗,就是禅宗。所以我们大家不要在这里分宗立派。噢,我是密宗啊,我不是净土宗;哎,我是净土宗,我不是密宗啊。不要分宗立派,都是一样。这个“接引生西”这句话,我们要注意了,并不是只有念佛号的人,才和阿弥陀佛相应,才有阿弥陀佛接引,不念佛号的人,就不接引了。那是我们的凡夫的私心测度,猜度,不行。佛是无缘大慈,不管你修什么宗,只要你发愿生西方,他一视同仁地接引。再进一步讲,非但我们修佛法的人,信愿的人,就是其他众生,佛也一视同仁,放光接引。佛是放光接引,不是跑到面前来。就是那些众生啊,业障重,看见佛光,非但不肯去,而且害怕,逃避,要往这些幽暗的光明去。幽暗的光明,那就是畜生道,地狱道去了。佛是一视同仁,假如佛还有分别心,他就不能成佛了。佛看一切众生都是佛,没有谁是众生之见,都是佛。因为我们都具足佛性,都是这个无漏自性,所以都是佛。就是自己践踏自己,污糟自己,向烦恼圈子里塞,不肯回头。所以我们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只要回头,就见到本性。学佛啊,修道啊,并不难,只要真正知道这个道理。明白自性,去用功,一门深入,就行。不要朝三暮四地,今天修修这个法,明天修修那个法,那就不行了。一门深入,结果决定能够圆满成就。不是如此,朝三暮四地修行就不好。所以我们一门深入。在密宗讲起来呀,现在很多人就走向误区去了,走邪道里去了。为什么缘故呢?都著了神通知见去了。密宗啊,起用法多,证体法少。起用啊,就是什么息灾啊,增益啊,等等法。有什么灾难啊,要救度啊,超拔啊,什么发财啊,什么满愿啊,这些法多得不得了。甚至于发个小神通,哎。我念个咒,来,你斩斩我手,斩不动,刀枪不入。就这些法,等于学些魔术,哎,这些法多。那么大家呢,趋之若骛,都抢着里面跑。哎,弄个小神通,好好好。这都坏喽,弄个小神通,你的心著相啊,非但不能了生死啊,它是加上一重生死。因为你求了小神通之后啊,一定就是骗人去了。哎,我有很多神通哎,我有怎么样子了。人家不知道,上你的当,跟你走,骗人了。人家上当坏了,你还要比他更坏。他下了地狱啊,要等这个人出了地狱之后,你才能出地狱。所以很不好。现在人啊,就是趋向这一方面去了,就是很不好。密法它就有分九乘次第,它由浅入深啊,是吧?它先要把道理弄清爽啊,先修显教,所以叫外三乘。先修显教,小乘法,大乘法,佛乘法,都弄通,所以叫外三乘。修内三乘,就是要做功夫修法了。这个修法开始,都是修事,事境上,就是事法。就是刚才所说的,就是怎么样消灾啊,怎么样增益啊,都做这些法。再进一步,第二步进到,就是修生起次第了,修观想喽,观脉管喽,九节佛风喽,这些东西来了。就气脉明点喽。生起者,从无到有生起来,成功,看到。这个不行啊,是过渡啊,因为我们的佛性是无相的,所以要过渡到圆满次第。生起次第过渡到圆满次第。现在西藏传的法都是生起次第,都是生起次第。圆满次第没传到。就是最近,就是××上师传的法,也是生起次第,讲生起次第。慢慢地才能进渡到这个圆满次第。圆满次第呢,又分三乘,叫做大圆满、无上圆满、无比圆满。所以很深。我们现在传这个心中心法呢,它就是无比圆满。是属于这个密法的最高层,它是这个心髓部分。髓就是骨头里的精啊,就是骨髓啊。它是心髓部分。所以它把前面的这些仪轨啊,加行啊,都一起不要了。它是最高深密法。直下来修,见性。来打开本来见性。同时,它也就是净土宗。因为它说明,是净土为归。就证到我们的常寂光净土。净土宗有分四土啊,有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净土。四土中分上中下,就是上上品,下下品。怎么分法子呢,就是看我们这心是不是空净,以心的空净而分的。著相,西方净土好,庄严、妙有、风声鸟语,都是法音之所宣流。楼台殿阁都是我们阿弥陀佛的这个大德的感召,因地法行的功德的召唤。著在这个相上呢,就是下品下生。再等,到了西方说什么法,也是说空苦无常,西方说法也说空苦无常。你们不要当作实有啊,也不实在有啊。作了实在,那你就落空啦。它不实有。西方极乐世界怎么不实有呢?阿弥陀佛要退位啊,将来由观世音菩萨来继位嘛。那么那个时候,世界名字又换啦。就不是现在这样子了,比现在这个样子还好。因为观世音菩萨是正法明如来再来,就是倒驾慈航再来,是功德巍巍不得了。所以果报更不可思议,还要好。不要执著,《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执著就坏了,有相的东西都不对。这个法身是无相的,因为无相能生起万象。假如法身有相,就不能千变万化生起相来了。就譬如我们的房间,摆满东西,堆满了,再来东西,就拿不起来了,无法安置了。空之故,所以能够现起诸相。所以法身是空,无相之故,能现起千般万化的诸相。所以,我们不要著相。著了相,就错误了。但是,不是没有相。人家说,空了之后,就是把这个相也取消。那也不对。空假中嘛,天台宗说。空者,是我们的自性,法身,是空无。但是,它是妙有真空。它不是断灭空,没有东西的空。它能生起一切东西,所以能生万法。一切现象,都是它生起来的。山河大地,都是它生起来的。就是不要住相。住在上面,就错误。相还是有,就是我们要利用这个相,不为相所转。我们要转相,不为相转。就是我们要利用这个东西,不为东西所转。比如说,我们有这个杯子,就用这个杯子来喝水。没有这个杯子,不要向人家看齐,要这个杯子。有这个罐子,也好喝水。啊,就行。就这个利物致用。为物所用呢,没有这个东西,偏要想这个东西,要这个东西,追求这个东西。但是我力量不够的时候,免不了,要去造业了。讲一个故事给你们听听,我们有个师兄弟,到杭州虎跑泉喝水。杭州虎跑泉是出名的,就象你们这个济南啊,有黑虎泉,是吧?珍珠泉。杭州虎跑泉很出名的,叫龙井茶叶虎跑泉。在那喝泉水了。他就用这个杯子啊,就是印好的,虎跑泉。杯子式样也和平常的杯子不同,他心爱这个杯子,他说我想拿这个杯子啊,拿回去做个纪念。问你们这里买这个杯子,买一个。那个泉水的服务人员说,噢,我们这里不卖。只给大家用,卖是不卖。哎,咱们出点高价钱问你买一个,高价钱也不卖。也不卖,我想得一个怎么办呢?偷。他就偷一个,他这么想。他想偷。人家看不见吧,看不见吧,嚓,一个往包里一藏,藏起来了。那个服务人员没看见,别的台子上喝水的人看见啦,哎,这个拿个杯子藏到包里去了。就报告这个服务人员了,哎,那个台子上一个人啊,把你的杯子藏了一个,藏到包里去了。噢,她来查了,她说什么呀?
你们这里是不是把我们的杯子拿了?哎哟,没有,没有,没有。没有,把包打开看,好,杯子拿出来。当场出丑,难为情得很。哎哟,无地自容。这就是为物所用啦,追逐要这个杯子。所以不要执著相,就没事了。所以我们转物就是这样子转。怎么转法子啊?叫这个东西兜圈子啊,不是的。就是我,你没有,我不要你,我不稀奇你,是吧?我不为你所利用。时时心要空。所以念佛的目的就是叫我们把这个心念空,时时不要著相。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不可得,不可得,一切都不可得。那么证成大道喽。所以心真空了,他的品位就高了。那么生到方便有余土。再进步,到实报庄严土,再进步,就是常寂光净土。常寂光净土,就没有地方了。常寂光净土就是遍裹十方世界了,就不分东南西北了。现在东南西北分别是,还是有相。常寂光净土是无相了,遍满十方。所以,西方就是十方,就这个缘故。到常寂光净土。所以西方就是十方,十方就是西方。到常寂光净土。所以我们用功,用心中心法修行,打开本来,见到本性,证到常寂光净土。那好了,是吧?所以十方随愿,你愿意到哪里,就到哪里去。没有什么东西阻拦你了,叫业不能系。就是业障拉不住你,捆不住你了。我们能用功啊,一门深入啊,都是很好的。看起来啊,我们是修密法,仗佛力加持,比较完全自力参禅,比较得力。完全自力啊,没有佛力加持,在现在,不大容易成就。所以念佛是仗佛力加持,我们修心中心法,也是仗佛力加持,一样,有依靠。但这里面呢,同样是仗佛力加持,念名号和持咒有一点不同。这是憨山大师说,假如我们念佛号不得力,就是念佛号念得不入定,不证三昧。就是不得力,心还是乱,还是著相,那么就持咒,要持咒。为什么持咒比念名号得力呢?理由何在呢?就是念名号,是属于佛的名字,是外表,佛的名字,名号。而咒,咒是佛菩萨在禅定中所变化的符号。就是把自己的心化成这个符号。这符号就等于我们打电报使的密码,用这个密码打过去,啊,所以容易相应。另外呢,有手印。手印是什么呢?手印就是电视机上的天线。电视机啊,把天空中的电波啊,接引到这个电视上,这个电视机上会新闻啊、节目点出来。我们这个手印象这个天线一样,用佛的能量沟通我们自己的能量,心佛道交,打成一片。我们的能量和佛的能量打成一片,联系起来,沟通了,就是天线接通了。因为天线接通,有这个符号,就是打电报的密码,打过去,就心心相应。所以加持力量大。所以力量比较大,这个力量。因此之故,因为加持力量强之故,所以说,一千座,能打开本来,见到佛性。的确是能打开,因为现在修这个法,有验证的人,不是一个两个。真正如法修过去,照它所说的法修过去,就是上座的时候,死心塌地,一点念头不想,念头来了,让它来,不压制它,只要不跟它跑,不随它转,要念来不随。念头来了看见它。其实我们念佛,也要这样做功夫,念头来了,看见念头,不跟念头转。念头不转之后,就容易入定,定中就容易打开来,就打开智慧,见性成佛。所以我们持咒,念佛,都应该是心念耳闻,这样子才能入定啊。你不这样子,你不入定哎。乱七八糟地,胡思乱想地,就不得力了。所以我们持咒的时候,它一定是要心念耳闻,用耳根把意根抓住,这就是观世音菩萨的用功法门。现在我们的心中心法是用两个大菩萨的法合起来修,一个就是观世音菩萨,一个就是大势至菩萨。大势至菩萨教导我们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我们现在呢,就用耳根来抓意根,用观世音菩萨的办法,耳根来听自己念咒的声音。观世音菩萨从前在海岛上修行,他就听海潮音啊,海潮涨潮落潮都有定时的,他听见声音的时候,就问自己,听见声音的是谁?这个听见声音的是谁?落潮了,没有声音了,听不见声音的是谁?人往往误会了,就是有声音时候听见了,没声音时候听不见了,听不见,听不见了。其实你听到个无声,就听见了,是吧?这就证明,声尘,就是声音,有生有灭的。而闻性,就是能听声音的这个能,它是不生不灭的。有声音能听到,没声音听不到,听不到就无声,听不到有无,就听不到有声音,是吧?就是,还是听到了嘛。所以说是,闻性它是不生不灭的。有声音能听到,是能闻,没有声但听到无声啊,听到无声,还是听到了。就观世音菩萨在这里,用耳根圆通开悟。我们现在用耳根抓,抓自己的意根,意根也不动了。也就是大势至菩萨说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了。
在我们真正地持咒,听得清爽的时候,那么妄念就不动了。妄念不动当中,这个一下子中,忽然之间,能念之心,所持的咒,能持咒的心,所持的咒啊,脱开了,就是净念了。所以我们要用功啊,要相继啊,怎么相继呢?就是下座时,时时要观照。不光是上座修法就算数了。下座时,不要忘记观照,要时时刻刻看住自己念头起处,不要跟念头跑。念头不动的时候,你看住它,就是如猫捕鼠,就是抓老鼠。老鼠就代表是妄念,老鼠住在洞里不动了,就是妄念断的时候,猫要不离开这个洞口,要看住,就是观照这个心啊,观照这个心,要看住它。有人问说,观照也是妄心啊。对,对对对,这个观照的心也是妄心。要观到心不动的时候,忽然脱落,就是能观的心,所观的念头,能所双亡,就是脱开。现在做的时候呢,就是借这个妄心来用一用。就象禅宗参话头,念佛是谁?在谁上着力。那也是借妄心作用。我们念佛,也是借妄心作用。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也是借妄心作用。念到能所双亡,就脱开来。所以我们现在,就是从有念,念到无念。我们真正把这个念头抓住了,不动的时候,它念不出来了。象念佛一样,念佛念到后面,这个佛号也没有了,是吧?有人到这个时候啊,起疑心了,害怕了,哎呀,我怎么佛号也没有了?我是离开佛了,我要落空了,不好不好,赶快念佛。他不知道,这个时候是正好要心佛道交,打成一片的时候。因为有念的念,不是正念啊,要无念之念啊。就是他没有知道,可惜错过好机会。那个时候不能动,念到不能念的时候,随势一放,一切都没有了。就内而身心,外而世界,一下都消光了。一下都消光了之后,那就是阿弥陀佛现前了。正是心佛道交,打成一片的时候,不是落空。因为要落空也空不了,佛性它空不了,它存在的。它是个妙有真空啊,它是有而不有,叫妙有,空而不空叫真空。一切事物都是妙有真空的,你看这个杯子,这个杯子也是妙有真空。为什么说呢,这个杯子没有,本来这个杯子没有啊,这个杯子是,瓷土捏成杯子形,到窑里去烧,烧成功这个杯子啊。这杯子本体没有啊,因为这个杯子本体没有啊,所以是空。但是杯子本体虽然没有,现在有这个假形在啊,可以用这个杯子喝水呀,就是空而不空。现在有假相啊,虽然没有体,它这个假相是有啊,空而不空。空而不空就是真空,真空不空。有而不有,这个杯子现在有了,可用来喝水了,它无自体。它是这个瓷土造成功的,所以说有而非有。有而非有,就是妙有;空而不空,是真空。所以一切事物和我们的自性,都是空而不空,有而不有。所以说,一切事相都是我自性。我们说,见本性的时候,就是见我们这个妙有真空的真性的时候,它是无相可见的。无相可见之故,所以肉眼不能见道。就是我们的凡夫肉眼,不能见道。要心地法眼,能见道。心地法眼是什么?就是无眼之眼。就是我们不是看,这个是,这个见是知见,体会,就是时到神知,体会。所以,明心见性的见,不作看见的见,是知见,体会,是理解。就是时到神知。但是反过来说,真正见性,彻底见性,是肉眼也能见道。刚才说了不能见,现在又怎么说能见呢?因为一切事相都是我们的法身所显现变化的,没有法身就没有这个现象,这个一切现象都是我的法身。见这个相,就是见性。就不作相看了,是作性见了。这都是我的自性,都是我的心,都是我自己,这就透彻了。因为我们刚才说,我们的变化身就是这些事事物物。一切东西都是我们变化的,都是我们的化身。既然都是化身么,就是自己了,是吧?那么就是见性喽。所以禅宗说,青青翠竹都是法性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都是真心。所以彻底见性了。所以我们明白这个道理,用来念佛,更好,就不著相啦。不著相嘛,我们就能够一心了。我们念佛是要念到一心不乱嘛,有人呢就很害怕,喔唷,这一心不乱很难,很难很难。其实不要害怕,没有难处。我们有理一心,事一心的讲法。理一心,或者说起来比较难一些,理一心是,相当是要明心见性一样,噢,比较难一些。那么事一心总不难喽,是吧?事一心就是,我们能够时时刻刻地不忘记佛号就行了。就二六时中,不忘记这句阿弥陀佛佛号。这个佛号总在心上转,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因此之故,永明寿禅师叫我们要每天要念十万八千佛号,要念十万八千。为什么要这样念呢?叫我们心心念念在佛,不要忘记佛号。念佛之后,我们就不念贪嗔痴了,不念佛,就念贪嗔痴了。所以念佛号是在心上转的,在切近处转,是最好的。是否要这样念啊?是要这样子念。我们上海有一个程叔彪居士,他是虔诚修净土宗的,他也打坐,念佛,入三昧,阿弥陀佛现身了,告诉他,你这样子念佛还不够,还不够,要二十四小时都念佛。告诉他,二十四小时念佛,不要念六字了,念四字就行了。你看,说这么清爽,六字就是上面多了南无,南无不要了,就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四个字就行了。要二十四小时念佛。噢,他出定后,佛刚刚现身教导我,叫我念,二十四小时念佛,那我要遵照办理。他就拣好日子了,这一天从夜晚十二点开始,哎,念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不吃,不睡,念一天佛。噢,大受用,浑身的轻巧,放下重担,他说。所以他写一篇文章,就象弘一法师,修七天,打饿七一样,他也得受用,他们证成功。叫大家二十四小时念佛,那是,都是要这样子用功的。所以足见我们修净土宗,不是马马虎虎,是要死心塌地、虔虔诚诚地念佛,才得真实受用。不论修什么宗,都是要这样子用功。禅宗是要用功啊,时时刻刻,行住坐卧要看,看话头。我们说,修这个心中心法,上座要死心塌地,下座要照顾话头,要看住念头起处,要观照,一样的。就是同样地,都是要用功。没有一个法说是,不用功就成道的,没有这么简单。真想要了生死,成大道,就是要好好用功。人要说,光依靠阿弥陀佛,自己不用一点力气,那不行啊。从前祖师们也是,比方是如蝇附尾,附马尾。象只苍蝇抓在马尾巴上。
{aspcms:page}
马跑很快喔,把我苍蝇带过去,苍蝇不要飞了。叫蝇附马尾啊,你要附上去呀,抓住它啊,是吧?你不抓住马尾巴,你如不用力气,你不跌了掉下去了,哈哈。所以还是要用点力气的。憨山大师教我们,极力追顶,推重车上山。很有道理,很有道理。他也告诉我们,念佛是要把我们的这个爱根斩断。爱根斩不断,就没有力量,将来生西方就有问题。也是叫我们用功。莲池大师也是说,念佛者多,生西者少,何也?就是为什么。下面一句话就是,念佛心不痛切故。就是念佛的这个心啊,不痛切。不是死心塌地,还是执著着事相,执著娑婆世界不肯放,就很难了。再和你们讲一个事实,是我们上海的一个大居士,你们可能老修行知道,就是徐蔚如大居士。徐,双立人的徐,徐蔚如大居士,他是银行的总经理。他和印光大师一块弘净土宗,虔诚得很。那么临命终时,应该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喽,这么虔诚。但是,他生不上去。为什么呢?就是他念着他的银行的金库。我们密宗啊有个法,就是钩召法。可以帮助没有生净土的生到净土去。就是把魂灵,就是中阴身,召来。生到西方净土中的,就没有中阴身。有几种没生中阴身,一种就是直升天的,就是做好事,直升天,得天报的,没有中阴身;生净土的,没有中阴身;下地狱的,也没有中阴身,其余道,都有中阴身的。所以我们想想看,我们的师父,因为和徐蔚如大居士也有亲戚关系,要照顾他,是吧?看看看,我们这个大居士是不是已经生净土了。噢,召召看,先一召,家庭里面都没有,别的地方也没有。噢,这个居士很好啊,这个净土宗修得好啊,可能生极乐世界了,没有中阴身。但一转念,他是银行大经理啊,不要是,在金库旁边守着金库啊。噢,所以请护法神在金库旁边看看,这个大居士中阴身是不是在那里。一召,召来了,哎哟,他还是在金库边上守着金库呢,没有走得了。可惜吧?所以我们说,一句弥陀,要欣厌具足。要欣往西方极乐世界,厌离娑婆世界,要具足。还恋着娑婆世界的东西,那叫抱桩摇橹,去不成功了。我们现在修的心中心法呢,就是净土宗。并不是和净土宗两样,一样的。因为我们这个佛经里面说得很清爽,这是释迦佛说的,这个心中心法的第四印,就是生西方极乐世界。而且能够十方净土,随愿往生。就是你喜欢哪个净土,可以到哪个净土去。都可以去的。所以它就是净土宗。修这个法之后,不需要另起炉灶,就再修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名号,去修净土宗。它本身就是净土。因为净土是,刚刚开始就说了,净土就是净心,因为心就是土,土就是心。离土无心,离心无土。所以说,人若识得心啊,大地无寸土。土就是心。所以我们清净了,发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可以去了。没有什么疑难的地方。我们心中心法呢,就是我们师公啊,怕我们有顾虑,现在的人啊,就是顾虑很重重啊,就是我们这个五种东西啊,是最难除了。就是贪嗔痴慢疑。这个叫做钝使,就难除。使得我们下地狱,要轮回的。这是使得我们不解脱,就是贪嗔痴慢疑。这个疑,很难除。他加被我们,恐怕你们有什么顾虑吧,生不了西方极乐世界啊,啊,不能成就啊,加持你们两个咒。一个就是慈氏咒,就是弥勒佛的咒。就和弥勒佛结缘,和弥勒佛结缘。生到弥勒佛的兜率内院去,那也是净土,生那里去。另外一个,就是刚刚我们说的,净土宗现在不知道的那个咒,就是《拔一切根本业障得生净土陀罗尼》。我们简单喊它,就是往生广咒。广大无边的意思。这两个咒语。你们愿意生兜率内院,就每天持四十九遍慈氏咒。不愿意生兜率内院,想心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念往生广咒。也是念四十九遍,每天念四十九遍。纵然大彻大悟,也不能不念。怕我们有这个顾虑,今生不能成就,就用保险,双保险,保险。所以很稳妥,很方便。所以这个法呢,也是随大家愿意。现在只修净土宗,也很好。就修这一宗,都很好。不一定来修心中心法,不一定。看各人愿意,一心地修法,一门深入,都好。不是一定修什么法,因为法都是佛说的法,本来是没有,是对众生之机而说的。所以,法本法无法,法没有法。无法法亦法,说个无法还是法,说无法嘛还是法。所以到最后说两句是,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哪里有什么法。在《金刚经》说,法如筏喻者。法等于是乘乘船。这个船过了河了,应该上岸啦,不是尽在船上,不上去呀,是吧?所以是,般若波罗蜜多,上了,上了彼岸去了,上岸了。上岸去了么,就应该离开筏了,这个法就不要了。所以法都是方便的,不是一定要什么法。自己念佛号很好,很得力,就是一心念佛,不必改为别的法。假如不得力,那么变变别的法,也可以。啊,也不是不可以。就是说明,法都不可得。不要说这个法好,那个法不好。不要分别,都是一样。就是是法平等,没有高下,都是一样。念佛念得相应,不要改变。念佛念得不相应,不妨改变。不要说,哎呀,我净土宗十多年了,又改掉了,改换门庭了。你不要生这个见解。一切都是为方便而设的,法都是方便而设的。本来没有什么法,因为我们大家有八万四千烦恼,这八万四千啊,诸位注意,不是个具体数字,不是说,只有八万四千,多一个也不可得,少一个也不可得,不是。这是大数,就象我们平时说的十万八千,十万八千。这是个大数,不是就是一定是八万四千。就是说有许多烦恼在,说了很多法。法很多啊,这个弥勒菩萨就把这个八万四千法门压缩,压缩到六百六十法。数目有了,六百六十法。在《瑜珈师地论》里面,就说六百六十法,只有六百六十了。可是,六百六十法又太多啦,我们众生也不能理解啊,也做不到啊。所以天亲菩萨又缩短了,说了一百法,叫《百法明门论》。就有一百法了。所以我们众生智慧不够,…。但是不一定噢,诸位你们不一定。各随各的志愿修,啊。这个法当中啊,本来是很多很多的。现在这个法相宗啊,它在研究名相。学佛,我们本来学佛的样子,照佛所教导的方法去做是学佛。光是研究这个名相,倒变了佛学了,研究学问了。它不去修观,法相宗有唯识观,法相宗是讲了三性,就是,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它取决于修观,就从依他起性修观,就是看一切东西都无自体,都是依他起来的。比如这杯子,没有杯子,是瓷土。这个包,本来没有包,是个什么的塑料薄膜做的。就是依其他的东西成功这个东西,叫依他起性。就是把这个物体就照空了,就没有了。依他起性空了,这遍计所执性就没有了,就不执著了。都是假的,着什么?反过来,证到圆成实性喽。就是证到我自己的本性了,它有三观。所以教啊,都有观的。比如华严宗,华严我们说是教,它也有三观。它有真空绝相观,真空绝相,一点相都没有了。
第二步就是理事无碍观,第三步就是周遍涵容观。就是事事无碍,周遍涵容。我们成道证到后面,都是证到华严境界。所以我们这个心中心法,就包括十大宗。我们修法,粗粗讲来,依照密宗讲来,可以作为分四步。这第一步,证到本性。就是证到我们这个念佛的本性。就是和阿弥陀佛打成一片的本性,是第一步。证到本性之后,要时时保护它,因为我们证到的理体,事上来啊,恐怕还有执著。就是对境之后,恐怕要生心,就是习气没消干净。要时时保护它,保护它是消障,时时要不着相,看住它。才有妄念起,就把它扭转过来,不要跟妄念跑。第二步就叫觉受增长。觉就是觉悟,受是得受用,不是享受啊。假如我们享受就错误,享受,我们就欲望高涨了,追求物境了。那就烦恼不断了,造业受报了。我们怎么造业,就是要享受啊。要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样样都好,那就造业受报。受用是最好,就心都空净,不着相。就不跟物转,我转物。不跟境转,我转境。得真实受用,就逍遥自在。所以佛法教导我们就是要,事上透得过,逍遥自在对了。不着相了,这个相都是假的,虚无渺有的,变幻不实的,是水里月亮影子。求什么?不求。是吧?那么你逍遥自在了,有,有就用用。没有,不要。是吧?做人做得潇洒了。其实,我们做人就不潇洒,在自讨苦吃。做人一辈子,顶长了一百岁,活到一百岁的还不多呢。一百岁在佛眼看来啊,转瞬之间过去了。在我们走过来也是这样子,比如我现在九十岁,哎呀,过去事就历历在眼前。一下子都活到九十岁啦,就要走啦,要死啦。那么还着什么相呢,是吧?不要着相了嘛,是吧?放下嘛,不是就自在了嘛。所以佛教导我们就要做人做得自在潇洒。现在人唱歌了,叫潇洒一回。真的潇洒吧?哎,当作那样子好看,作了潇洒。就是我们能放下,就真潇洒了。我们着相,自讨苦吃,何苦来呢,到最后还是要放下。所以佛教导我们,做人做得好。做人做得好,当然生西方有把握了。因为你心清净了嘛,是吧?怎么好不生西方呢?决定生西方。所以一切宗啊都是教导我们,所以我们这个净土宗也好,心中心法也好,第二步就是要觉受增长。觉悟啦,不着相了,真实受用啊。受是受用啊,一步步升,为什么一步步升呢?就是我们那个习气不是一下子能彻底干净的。圭峰禅师就这样子说,理可以顿悟啊,但是旷劫习气不是一下子除得光的。要时常地觉察。叫你时常地觉察,觉,是觉悟,考察自己还着相吗。要损之又损,方能圆证。损之又损,就是减少,一天天地减少。老子所说的,为道日损。要成道啊,要把自己的习气啊,聪明啊,智慧啊,执著,世智才聪,自以为聪明,其实自作聪明,要减少,减少,减少,要消灭。所以,我们的次第有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七地、八地、有十地,就是觉受增长。那么我们净土宗,也是这样子啊,本来没有念到一心,散心,本来念佛的,开始。念念念念,念到一心了。也是觉受增长啊,是吧?所以免不了这境界啊。增长,增长,增长上去,念到一心不乱,这是第二步。第三步,就是我们叫明体进诣,那就是我们光明大放。所以,初初放的光是妄光,没有见到本性。不好,这个光。你著这个光就坏了,为光所笼罩,盖住了,见不到自性。所以,不能着相,所以不许见光见佛。见佛现身了,不睬,见光发生了,不睬。要打开来,见到本性之后,放光,那才是真光。因为你不住相了,是吧?叫明体进诣,朗照十方世界。不是光是照在一个西方,东南西北,四维上下,一时齐彰,都现前了。我入诸佛之身,诸佛入我之身,就是华严境界了。华严境界就是这样子,就是十面镜子,彼此互照互摄,重重交参无尽。我们证到这境界啊,重重交参无尽啊,这是第三步。为什么第三步呢?因为证到这些,不是很好了嘛,成功了嘛。不行,还是有住着,有光有佛的住着。不行,要离开这个位子。光也不可得,佛也不可得,一切都不可得,一切摄归自性。一切摄归自性,叫法界究竟。法界究竟,彻底了,究竟彻底了。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有啊,都摄归自体了,没有了。这个密宗说到这里,禅宗也说到这里,一样。密宗说,我们做到法界究竟的时候,如腊月三十的月亮。腊月三十的月亮,腊月就是十二月喽,我们过年喽,大除夕喽,三十,月亮你还看见吗?看不见喽。看不见是月亮没有啊?有啊,有而不着相啦。它是比方。就是光不是没有了,浑化相亡,就浑然一体。比如我们现在,大家都在空气当中,还有空气之见吗?还执著有空气空气吗?不是。就等到你,到真空的时候,门窗关起来,哎哟哟,没有空气了。你觉得闷了,没有空气了。在空气通畅时候,你不觉得。叫浑化相亡,浑然一体了。所以就没光明之见了,就没光明的见了。在禅宗也是,也是这样说啊,说有个禅师,就参这个曹山祖师。曹山就是曹洞宗啊,第二代啊,洞山良价,曹山本寂,就是曹山祖师。他说我,朗月当头时,好不好啦?就是,一个大月亮照头上,光明大放,好不好啦?这是很好啦,在行住坐卧当中,都是朗月当头。不是你偶尔一次朗月当头啊,不是你打坐时候偶尔有,行住坐卧当中,都是朗月当头。曹山祖师说,犹是阶下汉。还没有好,还非但没有升堂入室,还在石阶之下呢。
版权所有:如是精舍 ©2015-2025 RSJ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