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佛教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佛教文化

佛教文化是人类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作者: 发布于:2014-12-17 09:16:29 点击量:

  现代学者提出“宗教的历史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它的历史同文化史一样久远”的主张,已成为文化界人士共识的话题。
  宗教学者王志远,在他主编的《宗教文化丛书》总序中说:“宗教不仅是信仰者和研究者的事,而是涉及几乎所有文化界思想界的普遍性课题。”这种看法与赵朴初居士所说的“宗教是文化”之命题达成了一致,说到底,宗教既是人们现前的情感需要,又是人们未来的精神寄托,是人类自身创造的精神食粮与文化。
  佛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其历史之悠久、影响之深远、内容之丰富,特别是作为外来文化能与我国传统文化相媲美的地位,更是不容忽视。显然,发掘、研究、弘扬佛教文化,使之服务社会,利益人群,就不仅是有意义,而且是意义重大了,下面我想从两个方面谈一点浅显认识。
  一、“缘聚则生,缘谢则灭”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属于哲学范畴的东西,孙中山先生曾说:“佛教乃救世之仁,佛学是哲学之母。”以及“研究佛学可补科学之偏。”赵朴初居士则说:“佛教哲学本身蕴藏着极深的智慧,它对宇宙人生的洞察,对人类理性的反省,对概念的分析,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的确,当一个学者对哲学上两大根本派别“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有了较深理解后,如果不进一步研究高举“缘起主义”旗帜的佛教文化,那么他对人类文化研究的内容是不彻底的,并会由此感到遗憾。值得庆幸的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宗教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佛教学者队伍的不断扩大,使得佛教文化这颗明珠光芒四射,越来越引人注目。它对于人们正确认识佛教、解除误会、区分界线、增长扩大知识面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此中幽美风光,不亲临其境就很难说出其精妙,让我从万紫千红中采取几朵以自娱。
  赵朴初文中的“佛教对宇宙人生的洞察”就是佛教的世界观(包括人生观)。什么是佛教的世界观?在浩如烟海的佛教典籍中能找到答案吗?回答是肯定的,但在此,有必要先谈一下佛陀主教的因缘与目的。简单说,佛陀最初出家学道,是为了寻求一条解脱千古人生中最普遍而又不能避免的生老病死等痛苦的道路。这些痛苦是我们祖先已受、自己正受、后代必受的痛苦,佛教统称“苦谛”。它们不因佛陀出世而减少,也不因佛陀入灭而增加,如影随形追逐着有情。如何从中解脱出来呢?佛陀告诉我们的方法是:先找出苦的根源——集(包括惑与业),然后通过实践求得灭苦的方法——道(三十七道品),最后证得理智、情感和能力同时达到最圆满境界的人格——灭(涅?)。因此,佛陀说法四十五年,一再告诫弟子们: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道;汝应修;此是灭汝应证。总之,就是要知苦断集,慕灭修道。至此,我们不难发现,佛陀教导和交给人们的精华,就是要认清宇宙人生的真实面目以认清自我参悟与解脱的方法。
  上述佛陀立教因缘与目的,也是佛教最基本的教义,而这些教义所依据的根本原理,就是如实反映了佛教的世界观。在《中阿含经》中,佛陀对宇宙人生的起因作了如下定义:
  此有则彼有,此无则彼无,
  此生则彼生,此灭则彼灭。
  颂中的“此”指事物产生的条件,我们习惯称因缘;“彼”指由条件产生的事物或现象。此颂最简要的解释是:世间万事万物都是由因缘构成的。于是,佛教的世界观——缘起主义,就这样建立起来了。它既不同于唯物、唯心论,又始终摆脱不了与二者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此外,佛陀的弟子马胜比丘也说过一个偈子:“诸法因缘生,缘谢法还灭,吾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古代中外许多佛塔都刻着这个偈子供养(供人礼拜,长养善根福德),其原因是偈子完全符合佛陀的缘起教义。要知道,佛门认可真理的途径是三法印,而不是身份、地位、学识。因此,佛弟子所说的,包括中国那位自称“天下人有上上智”的僧人慧能所说的证悟真理,也被奉为经典——《六祖坛经》,供人念诵作修习之指南。佛陀曾说:“见缘起即见法,见法即见佛。”可见,缘起理论是佛教长存不衰的中流砥柱。为了进一步说明缘起论,我想在抽象论述之后再举例说明。
  就拿“人”来说,最初因缘除父精母血外,还有一个相续的结生识托之而起,所谓“三事和合”而开始了人的一期生命。这说明人的一开始就具足精神与物质二部分,它们之间不能说谁先谁后,和合共存,缺一不可。从人的生命体形成之例,就不能简单地把佛教划为“唯心的”或“唯物的”,否则就会招来对佛陀缘起理论的无知与浅薄之讥。佛门常说:“一切皆空,”这个“空”就是缘起无自性之意,即一切事物都没有独立不变之自体,乃因缘和合之假体,刚才所举的“人”也是如此,从它构成的各个条件来说,有父精母血与结生识,从和合之整体来说,每时每刻,每分每秒都处在新陈代谢过程中,身体起着微妙的变化,故曰无独立不变之自体。佛门常说,人生无常,无常故苦,苦故空(缘起无自性),空故无我(不能主宰)的论据,就是缘起理论。因此说,“人”也是因缘和合的假体,普遍经受着“缘聚则生,缘谢则灭”法则的支配。
  有人认为佛教对宇宙人生本质的认识太消极,殊不知佛门对生死的态度相当豁达乐观:一个人死了,好比机器的零件坏了,不适应继续运转,就应该换一台好的。也就是说生是死的开始,死又是生的开端,大可不必为此忧心戚戚。当然,下一期生命是否比今生更理想,这就要好好把握,止恶行善,所谓“投佳种于良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是不由人们的意志所转移的,我们必须勇敢地接受这个现实。
  “诸法因缘生”,“人”是诸法中的一分子,属于有情界。下面我想从无情界即纯物质界来说明它也是缘起的。
  根据天文学家提供的知识,我们头脑中都有太阳及九大行星的概念。太阳是银河星云中约一千亿颗恒星之一,而宇宙中又有无数的星云。这里我且从太阳系中举出地球来说明它,这个载负着五十多亿人口及无数植物、动物、矿物等的星球,在茫茫宇宙中,也不过是苍海之一粟而已。据科学家分析,它由地壳和地核组成,周围有大气圈,是氮、氧、水气等混合体。从外观之则有冰天雪地,高山大川,丘陵平原,沙漠沼泽等差异,可谓千头万绪,难以估量,但佛教对此复杂事物却有比较明了的认识,它观察到地球是由地水火风四种元素构成。地以坚硬为性,水以潮湿为性,风以流动为性,世界的一切有形物质,除此四大之外,确实没有别的。可见,庞大地球的本体,也是因缘聚合体,四大不能分割开来,和合在一起才是地球。坚固的山不是地球的全部,奔流的江河也不是,其它二大亦复如是,故佛门常说“四大皆空”,这“空”就是缘起无自性的意思,而不是说“什么都没有”,理解成“什么都没有”就歪曲了佛教。
  综上所说,“无常”、“无我”是佛教对宇宙万有本质性的解释。人有生老病死,地球有成住坏空,均免不了无常的厄运。所谓“永恒”全是建立在无常的基础之上的,一代人倒下去了,新一代人又站起来,如是周而复始,就汇成了相续不断的永恒。
  当一个人全面正确地认识并接受了佛教的世界观之后,就会变消极为积极,变悲观为超脱,不忧不喜,坦然对待无常的人生,并从自立“众善奉行”的人生观,自利利他,服务人群。这种可贵的人生观,不仅是佛教徒所应奉行的,且对处于人生歧路徘徊中的现代人有参考价值。瞿秋白曾说:“菩萨行的人生观,无常的社会观,使我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大学问家梁启超也说:“佛教是智信不是迷信,是入世的不是出世的,是积极的不是消极的。”看来这二位具有卓识的知识分子都看到了佛教文化中闪光的东西,并受到过启发。
  今天,我们研究佛教的世界观,发掘、认可并宣传其精华,并非否认其存在的某些消极因素,而是要去伪存真,正确引导,使之为净化人类,庄严国土作出贡献。
  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道德观与平等主张
  道德,本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调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什么是佛教的基本内容?根据佛弟子阿难的说法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前面八个字又形成了佛教最起码的,也是最圆满的道德观,在现实社会中,对于约束人们的不良行为与勉励人们发扬忘我利他精神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些作用的发挥,通常得力于宣传菩萨的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与六度四摄之精神,以及最普通的因果观念——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些宣传,虽有人持异议,但无论如何,宗教教义对净化社会、提倡道德所起的辅助作用却无法否认。原因何在呢?马德邻等著的《宗教——一种文化现象》中有段话,可以作注脚:“人类的生活是一种社会生活,它必须保持一定的秩序,而要使每一个人都遵守秩序,就必须有一种超越人类自身力量的控制力。”宗教是否具有这种控制力呢?回答是肯定的。台湾著名的散文家林清玄说得更具体:“使人心清净的力量不在教育,而在信仰;不在知识,而在因果;不在科学,而在宗教。有了信仰才能心有所敬,有了因果才能心有所畏,有了宗教才能心有所安。知所敬畏就不敢胡作非为,平安自在才能为理想、为利他而奉献自我。”这段概括宗教作用的话值得我们深思。我想,如果宗教作为人类永恒需要的观点能为人们所接受的话,就没有理由否定它防患于未然,补法律制裁于后的不足之作用。
  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虽毕生从事教化劝导众生的工作,但对自己发现的真理,从不用威吓与强迫的手段来迫使弟子们接受,表现出非凡的包容、宽恕、平等、民主美德。在《伽罗摩经》中,他语重心长地说:“伽罗摩,不要追随传统;不要听信传说;不要轻信与经典相符合的事;不要凭空揣测;不要依据逻辑推理;不要跟随成见,不要相信一个人的表面能力;不要因为他是老师而接受其思想。但是,伽罗摩,当你们通过观察、正确的判断和实践,确知某事是善良、无害、智者赞美的,某事做了以后,将导致善和益,然后,你们就应该信受奉行。”(引自《法音》所载学愚法师翻译的《佛教的信仰观》一文。)这纯朴谦虚的语言,不象出自一位众人尊仰的教主,而象一位良师益友的温和劝勉。更为值得赞叹的是,伟大的佛陀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法华经中记载:他正讲大乘难信之法时,五千弟子傲慢地离席而去,佛陀没有谴责,更没有发怒,只是平静地说,让他们离开吧,因为他们机缘还未成熟。多么伟大的胸怀!怎不令人深深折伏?
  对于博大精深的佛教,我还缺乏整体认识,但古德云:“佛法无多子。”得到一点就受用无穷,正是它的世界观与道德观使我坚定了信心,并找到了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的位置——立足道场,弘法利生。最后,我要大声呼吁:学者们,请来研究佛教文化吧,让我们大家动手擦去这颗明珠的尘垢,使其本具之光辉映鉴全球!

上一篇:略论中国佛教的文化建设
下一篇:从谂“吃茶去”
分享到:
评论加载中...
内容:
评论者: 验证码:
  

版权所有: